【挖掘銷售自信表達的泉源】
挖掘銷售自信表達的泉源
文/孫永堯
責任編輯/卓幻雁
創造成功經驗值
許多人是抱持「我想改變」學習銷售,他們常常是學習沒問題,而且夠努力,但最後大多是執行有壓力,非常可惜!他們可以相信產品、卻很難說服自己更該相信自己,殊不知挫敗的關鍵還是來自於自信不足。
成功端看態度,態度取決於自信
我們不彷藉由短期促進自信的方法,達成建構自我相信的能力。「成功有許多來自於『偶然』,但成功絕不會從『僥倖』發生」,在銷售的過程中常是「無心插柳」中發生的,但並不是無所作為就可以「坐收漁利」。你仍舊要順勢抓到了機會、逮到了偶然,進而「經過努力」的步階,才能成功攀登峰。
「經過努力」就是如何將別人的成功模式揣摩學習,成為自己感受過的經驗值。成功來自於經驗次數的累積,(除了結婚之外)沒有成功經驗相對無法相信自己是否會達成目標,所以灌輸成功價值就是克服缺乏成功經驗的不二法門。
撰寫成功日記〈激勵〉
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嗎?如果沒有,那你會寫週記嗎?還是打算一年寫一次年歷(經歷)就好,還是你更瀟灑,準備為自己的一生寫一本傳記呢?
如果你有寫日記,你都寫些什麼呢?如果寫日記寫錯了方向,那還不如把時間省起來,早點入寢、補充睡眠較務實受用。其實我們都瞭解,一般寫日記的目的是抒發情感,但夜深人靜,獨坐桌前,情景使然,多數人寫下的彷彿是一天的煩惱、委屈、失敗、心痛一股腦兒傾瀉、吐苦水,日復一日,只要一坐桌前,翻看昨日,細讀前日,每天竟是不如意,頗有海海人生,苦命過一生之憾,又如何能一夜好夢,一覺到天明,而隔日早晨又怎麼可能有精神飽滿、鬥志盎然的啟點。
就從今天起,我鼓勵力你寫日記,不需要文藻修辭(你不是在寫作文),更不用長篇大論,建議你採用『條例摘要式』的寫法,不必擔心以後看不懂自己寫些什麼,因為那本來就是你記憶的一部份,反而更能夠讓你的腦袋瓜在記憶中激盪。
開始著手讓日記記載成功,累計成功的感覺,記載的是興奮、快樂、驕傲、今天做對的一件事、講對的一句話,每天的優秀,愈寫就愈帶勁,一夜好夢,明天自然又是一個朝氣蓬勃的一天,良性循環,士氣就能常保巔峰狀態。
「學習不等於學會」(轉化)
「行銷高手都是背誦訓練出來的」
我們綜觀任何一位行銷高手那個不是談到自己的產品時,是臉上是展現興奮及口語表達最流利的時刻,你也可以輕易發現,他們在與任何客戶溝通產品時,總有一大部份話術內容是相同的,甚至是一字不漏的,那就是他們在口語表達裡,展現出的專業自信。
我們就算是新手,我們也都可以要求自己背誦一段產品話術,讓自己當個產品專家,你都有可能避免將來一些失敗挫折帶來的苦惱壓力。
願意背誦話術的人,相對表示重視學習,假使你夠努力在學習銷售,你可能會上許多課程,你可能會買許多專業行銷書籍,充實自己。而且你也把講師教的、書上寫的,你也感到興奮、認為有效的方法或話術,用在實際銷售的個案上,但最終我知道讓你失望的結果卻接踵而至,事與願違。
你或許不氣餒,你或許認為老師講的、書上寫的並沒有錯,而是可能不見得適合你。我常在課堂上碰到這樣肯努力學習卻無法有效吸收的學員,他們花大部份的時間在找尋成功的方法,而且很努力想把方法印證在實際的操作上。
遺憾的是,他們大多是照本宣科、照單全收,而且在幾次連續失敗經驗後選擇放棄,又緊接著在茫茫學海找尋下一個可能成功的方法,殊不知有許多已經可以成功的方法正與他失之交臂,相當可惜!
學習不等於學會,學習是過程、學會變本能!
講師能站在舞台,能成就一堂課程,或能成就一本著作,一定有相當的歷練成就,但你終究不是他,你學的越像,終究還是你,你學的愈是唯妙唯肖,反而更失去真實的自己。這就好比許多歌星是模仿別人而成名,譬如早期的林淑蓉是模仿鳳飛飛而進入演藝圈,但她曾經說過:「我一直想努力做我自己,無奈別人都把我當成鳳飛飛的影子。」模仿是躍上舞台的捷徑;但絕對不是登峰造就的目標、模仿是有效的『學習』過程,但絕對不是『學會』 的終點站。
學習到學會的過程
不要放棄你所學習的每一堂課、每一本書,如果你都能截取適合你的精髓,你將汲取各派之大成,甚至於另立門派,如何有效學習變成學會的本事呢?
(如圖一所示)
用心學習者,一定會將所學示範模擬,更努力者,更把話術背的滾瓜爛熟,背誦下來是誰的東西?你可別跟我說是你的東西,它依舊是講師、作者的,只不過是透過你的嘴說了一遍而已、只是。如果不相信問問你自己在實戰的經驗裡效果好不好?
『期望落差』~『成功轉化』
其實重點就在實戰效果階段,這裡的效果產生的失望。和當時如獲至寶的興奮,有著明顯的落差,有人就此而放棄,可惜的是他焉然不知,他居然正處於入寶山卻欲空手而回的階段,這個階段我們通稱為『期望落差』階段。
『期望落差』是學習到學會的過程中,最重要的成就關鍵
它是透過實戰激發『期望落差』,在期望落差中找出你和他(講師、作者)的差異(譬如:語言、習慣、風俗、用詞遣字、口頭語、肢體動作……等等),掌握骨架精髓,而內容可以依你逐次微調修正,直到你消弭心理障礙,成功轉化成有效成功率,你就成為箇中專家,甚至於創造出衍生的另類翹楚,而成為別人爭相邀約的成功分享家。
學習上台〈表達〉:
「我總是多方找尋上台的機會,只要站起來,就是機會;只要說出口,就是訓練! 有人把比賽當練習,但,我要把練習當比賽! 沒得名、沒掌聲並不羞恥;敢上台,就是勝利!」~~戴晨志
(如圖二所示)
你有聽過「台風」嗎?它就是一種舞台風格、個人魅力。
說也奇怪,「有人上台很拉風,偏偏有人上台就中風」,你從事銷售服務業,注定靠表達吃飯,而學習表達最好的訓練方式就是走上講台,或多人會議表達意見想法,就是給自己多表達及面對眾人的機會和訓練。上台訓練是可以按照階段操作,循序漸進就會有成效,它的操作流程可分為四階段:
◆ 小抄階段: 克服恐懼階段
剛開始上台,許多人背誦、準備的再多,一到台上,似乎忘性總比記性堅強,為什麼會如此?其實與你的表達力是無直接關係,也不是你智慧差人一等,別灰心,假使你在家罵孩子還挺流利的,表示你的口語是沒有問題的,原因只是你過往少有成為焦點人物的經驗,上台剎那間,「腦袋一片空白、兩手不知往哪擺」是許多人初次上台的感受,其實這是我們無法適應這麼多的眼睛,把我們當作注視焦點所產生的恐懼。
小抄的目的,重點不是訓練你說話的能力,而是要你能習慣成為焦點人物,從剛開始的不敢抬頭,直視隨手顫抖的小抄,到最後自然的去俯視每一雙眼睛,你就克服造成表達障礙的心裡恐懼,而每一次上台你都會感受到自己的進步。假若團隊體系都有這樣的默契,新夥伴把小抄當成自然的進步模式,拿小抄也不是丟臉跌股之糗事時,每周只要2次五分鐘的上台,克服恐懼的效果因人而異是可以透過3~6個月時間達成。
◆ 列條例階段:邏輯排列階段
小抄其實也是條例,只是它是寫在手上或小紙條上,當我們克服恐懼後,就可以大方的將手中或小紙條上的條例,更有條理的寫在白板上,這樣看起來是不是有了那麼一點架式、而說起話來就更能言之有物了呢?
這階段你會有二個注視點,一是白板、一是台下的夥伴,白板在你的後方或左右側,而夥伴在你正前方,如此你就會自然走動,肢體動作經過多次經驗後,就容易自然將肢體動作放鬆而放大,這是訓練表達的第二個階段,主要訓練你說話的邏輯排列,以及肢體的協調度,讓我們說話能有更明確的組織架構,及自然的身體語言。
◆ 轉換投影階段:層次提昇階段
列條例是寫在白板上,當我們有能力架構說話的條件時,這時更可以專業的將條例轉換到科技投影之上,提昇表達層次,彷彿入列講師層級,讓自己更具表達魅力,透過表達,學習互動、與會者反應觀察、學習溝通應對、舞台自信及個人魅力。
也許你常看到許多講師能言善道,投影片做的光鮮漂亮,但你也許不知,課程前他所做的邏輯排列,以及與學員可能產生的互動效果,都必須要不斷的重覆演練測試,而他最依賴的輔助工具就是投影片,我們也可以這麼說,投影片就是講師的小抄,所以,你可以觀察,有許多講師講課,如果投影片出了問題,講課的品質就馬上起了變化。(可別故意讓講師出糗,例如:投影機燈泡燒壞了)
◆ 隨心所欲階段:表達成熟階段
我們可以觀察,一位暢所欲言的講師,往往都會抓住所有人的目光,他們可以把條例架構瞬間在腦海思維完成,他們更懂得肢體動作的運用,掌控並炒作現場氣氛,讓他成為眾人屏息凝視的焦點。
而他之所以可以如此大將之風、侃侃而談,沒有歷練是難以成型的,『成功來自於經驗次數的累積』,在他如此熟悉的環境,同樣的會場、同樣的對象,同樣的主題或同樣的產品;而凝聽者不也是他曾經扮演的角色,『知己知彼』『我演我所以我像我』,每一個主題,只不過是腦海(記憶體)的一個片段(檔案),每一個片段都是生命曾經的演出,一次次、一遍遍,功力豈有不精進的道理。
(如圖二所示)
走路加快25%〈積極〉:
『走路有風』,過慢可是起不了風。這個人看起來『很拉風』,沒有朝氣蓬勃的氣勢,似乎讓人難以優秀、成功者連結聯想。
心理學家指出:步行的速度和姿勢與人的心理、性格有關,身體的動作是心靈活動的結果,藉由改變走路的速度,是可以影響改變心理狀態。
有朝氣、有自信的人,走起路來似乎都不會太慢,他的步伐如同告訴世界:「我很充實,我相當忙碌,我正積極快速的走向成功。」相對的人在難過、沮喪的時候,步調就很難快的起來。
所以,不管你現在走路的平均速度為何?你都已經習慣自己的步調了,請你使用這種「走路加快25%」的方法,抬頭挺胸,走快一點、帥氣一點,你就會感覺到自信心在滋長,就算你最後的感覺是自己似乎很忙,其實卻是沒事可忙,你都會在這種力量的驅使下,積極找事來做。久而久之,你會漸漸自然習慣這樣的步調,思維更臻積極慎密豁達;行事更顯方寸圓潤成熟。
『挖掘銷售自信表達的泉源』只要透過上述成真。一、自我要求學習成會,二、善用表達執行蛻變等二項『成功底蘊』做後盾。自我設定的銷售達人成功目標,自然順勢
孫永堯老師/經歷
創世紀行銷企管講師
卓越人生行銷企管講師
行銷雜誌專欄主筆
行銷書籍作者
生物科技公司負責人